常見區塊鏈代幣與原生鏈的關係到錢包的選擇
區塊鏈分為原生代幣和合約代幣。每筆區塊鏈交易都需要消耗原生代幣作為通道費用(瓦斯費)。因此,當你的冷錢包中持有一種合約代幣(例如USDT)時,通常需要足夠的原生代幣來支付交易費用。而在熱錢包中,例如Trust錢包,用戶不需要持有原生代幣,因為它會將合約代幣抵扣交易費用。這是因為在熱錢包中,用戶並不真正擁有錢包地址,實際上持有的是熱錢包的一個帳戶。用戶擁有的區塊鏈錢包需要多個金鑰簽名,或由熱錢包營運者持有完整的私鑰。儘管需要種子密碼才能恢復,但這只是驗證用戶是熱錢包的持有者。每當用戶產生USDT交易,系統會多扣除一部分USDT作為交易通道費用,而在區塊鏈的底層,交易仍然是透過消耗區塊鏈的原生代幣進行,相當於用戶用部分USDT購買了少量原生代幣,這個過程由熱錢包運營商自動完成。
如果希望對錢包有絕對的控制權,建議使用冷錢包。冷錢包需要用戶自行保管私鑰,一旦私鑰洩漏給第三方,第三方也將獲得絕對控制權。如果願意犧牲部分控制權以換取便利,則可以選擇熱錢包。熱錢包提供更便利的交易和更多功能,例如支援多個區塊鏈的多種代幣及不同區塊鏈代幣的轉換。由於熱錢包由營運商保管代幣和私鑰,選擇可靠的營運商至關重要,以防止資產損失。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區塊鏈:
- Bitcoin:唯一代幣為BTC,是最早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。
- Ethereum:原生代幣為ETH,其他代幣運行在ERC20網路。
- Polygon:原生代幣為MATIC,是Ethereum的側鏈,旨在降低Ethereum鏈的交易費用並減少交易擁堵。
- Tron:原生代幣為TRX,其他代幣運行在TRC20網路。
- Lightning-Network:建立在Bitcoin區塊鏈上的二層解決方案,旨在解決比特幣網路的擴展性問題。它透過在比特幣區塊鏈之外處理大量交易,提高交易速度並降低交易費用,雙方透過在Bitcoin區塊鏈上進行一次初始交易來鎖定一定數量的比特幣,以打開交易通道。之後兩者可以無限次在通道內進行交易,而不需要每次都在鏈上記錄。
幾種常用代幣:
- BTC(比特幣):運行在Bitcoin鏈上的原生代幣,也可以在其他擴充網路(如Lightning-Network)上交易。
- ETH(以太坊):運行在Ethereum鏈上的原生代幣,也可以作為智能合約代幣在其他鏈上運行,例如Polygon。
- USDT(泰達幣):在多個區塊鏈上發行的智慧合約,例如Tron、Ethereum、Polygon。
- USDC(美元幣):與USDT類似,在多個區塊鏈上發行的合約代幣,但符合美國政府監管,並保留足夠的原始USD作為兌付儲備。
一個錢包支援某個區塊鏈,通常也支援該區塊鏈上發行的合約代幣。因此,錢包工具的支援範圍取決於其支援的區塊鏈。以下是一些常見區塊鏈及其支援的錢包:
- Bitcoin:Trust Wallet、Coinbase Wallet、Exodus、Ledger Live、Coinomi。
- Ethereum:MetaMask、Trust Wallet、Coinbase Wallet、Atomic Wallet、MyEtherWallet、Ledger Live、Coinomi、Guarda Wallet。
- Polygon:MetaMask、Coinbase Wallet。
- Tron:TronLink、Trust Wallet、Exodus。
- Lightning-Network:Phoenix Wallet、Electrum、Muun、BlueWallet、Zap、Breez、Wallet of Satoshi。
2024-07-27 15:49:35 UTC